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

關於「機會成本」的一些新體會

以下是最近自己關於「機會成本的」一些新體會,跟自我檢討,如有不完備歡迎指正


-------故事是這樣的---------

小明是一個名校畢業的精英

根據以往的經驗小明的起薪至少高達8萬元

但是小明在父母的期望下繼承了家業

5年後

小明發現他一點也不想要繼承家業

他再也受不了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

更讓他受不了的是「自己空有一身才能,卻無法展秋發揮所長」

於是小明辭去家裡的工作

開始到外面找他「本科系」的工作

沒想到市場上該科系的工作雖然待遇依然優渥

卻都已經飽和

剩下有職缺的都是一些給不合理待遇的工作

小明想說還是硬著頭皮試試看

兩三個月後

小明在海產店跟他的同學喝著悶酒

「他媽的!我可是堂堂xx師耶,一個月才拿他3萬」

「我的機會成本可是8萬元耶,待在那邊多作一個月我是多虧5萬」

於是小明辭職在家當家裏蹲「韞櫝而藏之」

沒想到一藏就是數年過去了,

小明堅持他該受到的尊重及待遇

所以終究沒有回到職場

隨著年紀越大公司也越不願意用沒多少職場經驗的他

最後「去工作會不符合機會成本」就成了小明當賴家王老五的藉口...

---------我想說的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機會成本」常常會被錯誤估算

機會成本不是一個不變得數值,並不是曾經有過的行情或市場,就永遠有那個價值
事實上機會成本隨著時間與經濟的不斷的變動著。其真正的估算方式如下

1.「真正的機會成本」應該與「流通性風險」一起被估算。
  
  一個價值1000萬的古董,雖然他真的有這個價值,但是景氣不好,
  有興趣的人跟出的起這個價錢的人幾乎趨近餘0
  但是如果你把他定價下降到200萬元,並且提供10萬元的佣金給幫你賣的業務與通路,
  這才順利賣的出去,那麼我們可以說他的流通性風險就是100萬-(200萬+10萬)=750萬元
  這也就是傳說中的「有行無市」
  有行無市裡面的「行」=行情=機會成本
  有行無市裡面的「市」=市場=流通性風險
  
  同理也可以用在人身上
  一個身價年薪1000萬的CEO,遇到經濟蕭條,雖然他真的值這個薪水,
  但是公司實在沒這個預算用年薪1000萬請CEO,這就造成這位CEO流通性風險高漲
  這時他將身價降為200萬年薪,並且以10萬元佣金雇傭獵人才公司幫他找工作
  這才順利的找到工作。
  是不是很眼熟呢?
  
  所以  真正的機會成本=原機會成本-流通性風險(包含市場作用與行銷成本)

2.就像機器有折舊一樣,員工在企業主的眼中一樣有其黃金培養運用的年紀,及不堪利用的年紀。
  就像會計的計算方式一樣,就算機器仍然運作的很好,時間到了就會計算折舊
  人的機會成本也是一樣,年紀到了,就算你仍然充滿衝進與學習進取的心,企業主還是只會看你的年紀
  原因很簡單,因為每年都有源源不絕的人才畢業出來。

3.「韞櫝而藏之」=自己要承受「真正機會成本」的損失+折舊的損失
   簡單用上面CEO的例子,如果CEO堅持自己的身價而沒工作
   則每年損失200萬收入的機會(也就是真正的機會成本)
   並且隨著每年的折舊(年紀變大)都成了自己的負擔,
   因為如果有工作的話,公司通常要對員工的折舊(也就是我們說的年資)以「退休金」的形式負責
   當然董事長、股東、合夥人這類「資方」常常是是沒有退休金的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那麼壓低自己身價會不會導致自己的行情滑落呢?

我們可以這樣看

有些運動商品,永遠都可以拿到至少8折以下價錢,
聰明的消費者早就知道定價打八折根本才是他真正的定價
如果他忽然只打85折很多消費者會覺得被「坐地起價」而不願購買。
如果他忽然打7折,消費者也會感到「有便宜檢」進而被促銷成功。

有些名牌包包,永遠不打折,有天忽然小小地打9折,消費者馬上跑來撿便宜
促銷後回復定價,消費者也不會覺得奇怪。

會有以上的現象,都代表著「消費者的心裡自有一把尺」
並且用這把尺訂出商品應有的實際價值
賣方的定價往往只是實際價值眾多參考因素之一

也就是說你自顧自的把定價提高,超過消費者對你商品的估價,沒人買也是白搭
相反地,消費者肯定你的價值,對於你一時促銷後,回復定價消費者也不會覺得奇怪。

同理可證
如果你總是可以用能力(而不是用某個走眼的笨蛋出過得價錢)證明自己就是有1000萬年薪的身價,
那麼如果你的公司不肯付你應得的價碼,會有別公司願意付的
如果一直都沒有公司願意付你認為你應得的價碼
那麼也許你真的誤會你的價值了。

1 則留言:

  1. 考慮寫發展寫專欄技能吧!你對於自己的了解與定位都還不清楚

    回覆刪除